第65章 超级(1 / 2)

最新网址:合淝,est综合实验室。

艾铨匆匆从一处不显眼的建筑前走过,而那里面就是全国甚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:est。

核科学院来的这些搞蘑菇的科学家也都基本了解了est的进度,在惊叹于当地团队的想象力同时,也不禁为之叹气。

思路上est有很多个创新点,并且在理论上都高度可行,让人得以窥见可控核聚变的曙光。

然而在材料与控制技术上的短板却成为了最大障碍,全世界当前都没有满足要求的条件,所以est只能等。

等超导、强磁、激光、材料等多个方面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,然后一点点地增加点火时间,直到有一天能够稳定对外输出可观的能量。

这些基础科学领域的难题注定需要漫长时间去等待,预测的2050年试验成功重要前提是其他方面的研究跟上,否则依然是一纸空谈。

相比之下倒是超级氢弹项目于进展迅速,已经彻底完成了最终的4种方案选择。

对于最具备可行性的1号方案,更是从西北运来了一些液氘与液态氦-3样本,就在这里制造实验机。

最终4個实验装置都将被送上月球,放在带嘤的那颗试爆核弹周围,以氢弹为扳机,试图通过特殊构型引起氦-3参与的核聚变。

4号到1号方案的反应利用率设计分别在0.85%到2.2%之间,但只要反应率超过1%的三号方案成功,上面就愿意以其为基础设计亿吨当量级氢弹。

这与氦-3的极限反应利用率远远无法相比,但已经能够让人心满意足,实际上艾铨对虞民亲自操刀的4号方案都十分忐忑,能不能点燃氦-3都是个大问题。

虞民精力有限,只提出了最为保守的4号方案,他主导的是2号方案,est团队分别负责的是1号和3号方案。

但实际上哪个方案组都没有较多信心,均做好了放弃或者等待后续试验的准备。

心事重重的艾铨如往常一样推开办公区大门,然后发现今天的气氛不太一样。

没有那种紧张的沉默和脚步匆匆,也没有一群人严肃地围绕黑板争论不停、粉笔头满地都是。

符明东看上去振奋无比,正用力使劲抖动手上的资料。

旁边的虞民坐在轮椅上也满是笑意,其余人也大多如此,像是碰见了什么大好事。

“艾主任,快,来看看好消息!”

符明东喜气洋洋地径直走了过来,戳着一沓4纸。

“高手在民间啊,想不到有一天,我们这些搞前沿物理的居然也要从市场中获益!”

“什么情况?”

艾铨嘀咕着接过资料,发现居然是一份供应商提供的设备技术参数表,最上方的p字母与上下分隔的扁平形标志很显眼,他经常看到这个标志。

下面没有具体的设备型号,只写明了两种技术:

150t(特斯拉,磁场强度单位)以上超强人造磁场及精确控制技术;

一种基于气态等离子体的多次反射,将激光功率放大至百倍以上的增强技术。

后面就是一些简单的相关数据,标明了前面两种技术的潜力以及当前发展程度,当然最重要的是后面表示可以为est定制相关设备,不过需要总工级别负责人面谈。

而在资料的每一页,下面还盖着总装备部的章以及绝密字样的钢戳,说明其属于内部资料严禁外传。

仅仅是粗看了一遍,艾铨就能充分理解这样做的必要性。

第一个150特斯拉及以上超强磁场技术就太让人震惊了,核磁共振仪的磁场强度也不超过1.5或2t,当前实验室极限也不超过20t,国内正在攻关35t至40t相关技术。

可想而知做到150t的的难度有多大,而从资料上看,似乎新远提供的装置体积和耗电量还不算太夸张。

第二个代号“蹦床”的等离子体镜面技术他都没听说过,但可以千倍放大的极限潜力也不由得让人惊叹,尤其是新远已经取得了可观的技术成果。

他终于明白众人为何如此激动了,强磁与激光,恰恰就是托卡马克聚变装置点火的主要技术,假如资料属实,est经过改造后就将把可控核聚变的可行性往上提一截。

“怎么样?内参才发过来的,下个月,不,我下下周就要去那里看看,真的很难相信,一家民营企业竟然会涉足如此高端的技术!”

符明东心情激动,倒是艾铨瞬间想到了更多:

“可企业的任何行为都是以盈利为目标,他们开发这两种技术是为了什么产品,火箭和飞船需要用到这些吗?”

“当然,咳咳……”

符明东压低声音,虽然办公室里的人都有资格知道,但他还是分外小心:

“强磁技术应该是‘蹦床’的子系统技术,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