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3章 蓝月和BE4(1 / 2)

“助推器分离!“
“分离完成!”
在爆炸螺栓的冲击下,为一级提供了80%以上推力的四根助推器在燃料耗尽后相继分离,在妖异的火焰中形成一个完美的科罗廖夫十字。
不过它们并非是做自由落体,长征十号遥二火箭相比遥一助推器和芯一级都多了数个小型格栅舵,这并非是为了回收,而是在坠落时偏转控制落区。
琼州发射场五虽然维度低一些,但火箭发射后残骸的落区会经过南洋的多个国家,为了避免国际纠纷,火箭设计时一般会避免残骸落下时刚好落在人口密集区。
原世界线的长征五号b火箭,采用一级半入轨设计以及加长芯一级燃烧时间就是为此考虑。
长征十号不一样,曙光计划开始的时候航天局第一任务是造出合格的火箭,为了落区而妥协设计的优先级很低,为了节省时间干脆忽略。
所以遥一火箭的残骸落区就没得到刻意控制,大部分砸在了吕宋的岛屿上,还有一段助推器残骸破坏了农田,当时还引起了一点轰动。
虽然相比登月这都是小事,但遥二火箭还是加上了几百公斤死重来控制一下落区,尽可能掉在海里。
助推器分离后没多一会,芯一级也燃料耗尽脱离,四台被寄予厚望的yf77g同时启动,更加宽裕的流量调节范围使它们先小幅度修正了方向,才逐步增加推力,当完全越过低密度大气后,四台yf77g可以输出接近300吨推力。
长征十号的二、三级才是其运载能力合格的重点,发射中心内长十和yf77g的研发人员都在四处走动查看发动机工作状态。
直到四台发动机第一阶段加速结束,发动机传感器都未传来任何异常信号。
卫星和测量船也将测定的轨道数据发回印证,说明到现在为止火箭吗没有任何问题,即将在不久后再次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。
但现在他们的心也未曾放下,二、三级总共6台yf77,除非飞船和着陆器组合体都顺顺利利地进入了月轨,否则都无法说明yf77g已经变得可靠。
抵达月球的旅程长达3天,yf77g的启停次数不少,如果都不出现任何意外,那也就意味着航天局研发的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终于合格了。
……
“started!”
在蓝色起源位于沙漠里的试验场中,be4(m1)再次进行点火测试,节流阀在50秒内增加到100%,液态的纯氧和甲烷疯狂涌入燃烧室,混合燃烧后产生强大的尾焰。
控制室的水平推力表上,数字疯狂跳动一路上升,很快突破了六位数。
be4经过了整整180秒的试车,最终在测量仪上留下了一串数字:547,000lb,55万磅推力,约250吨。
杰夫·贝索斯和阿美发射联盟的主管布姆诺击掌相庆,都为be4的第一次成功试车感到高兴。
和原世界线一直进度落后发展不时陷入停滞的状况不同,阿尔忒弥斯计划由于开展急迫,naca直接指定蓝色起源为登月着陆器制造的承包商,并且注入了大量资金和技术支持。
截止到现在,蓝色起源光是拿到的“蓝月”着陆器资金就有38亿美元,技术力量也壮大了不少,各种非技术需求也是一路绿灯。
更关键的是,在指导老马的全流量液氧甲烷引擎“猛禽”一代的同时,蓝色起源的be4也得到了扶持。
比起“猛禽”,be4还是较为落后的富氧预循环分级燃烧模式,不过推力上却要大得多,整体而言比新远的m220还要先进,推力达到了250吨。
be4的这次180秒试车成功,意味着蓝色起源终于拿下了世界第一甲烷发动机的宝座。
对于贝索斯来说,be4的初步成功意味着单级入轨且运载能力高达45吨的新格伦火箭能够进入实质开发;布鲁诺则是为ula的新火神半人马座火箭能够有合格的发动机而感到高兴。
ula发射的火箭大多都为阿美军方服务,主力是德尔塔-iv和宇宙神-v,德尔塔-iv的氢氧发动机数量有限还剩下一枚,宇宙神-v还有17枚库存,是现在的主力。
宇宙神-v用的是露西亚的rd181引擎,早年购买的100台已经完全交付,阿美准备用自家的引擎开发能替代德尔塔-iv和宇宙神-v的一次性火箭,这就是火神。
be4就是火神的备选发动机之一,现在看来差不多已经能够确定了。
别看猎鹰9可复用,但leo载荷10到27吨的一次性廉价火箭依然拥有许多需求,ula一点也不亏。
杰夫·贝索斯:“布鲁诺,真的不打算和我一起来一次迷人的太空飞行吗?”
布鲁诺:“谢谢,但是最近我很忙……”
杰夫·贝索斯可能是布鲁诺见过最“鲁莽”的富豪,去年的时候新谢泼德亚轨道火箭完成了两次成功的回收,所以贝索斯打算再完成一次回收后就进行载人飞行,首次就搭载6名乘客,其中包括他和自己的兄弟马克·贝索斯。
不管怎么说,这份勇气布鲁诺确实很佩服,至少他不敢去坐。
对于布鲁诺的退缩杰夫·贝索斯并未有什么异样反应,并不是每一个人都